比特幣是去中心化的,不受政府、銀行和企業的控制。因此,自由思想者和駭客將其作為未來的貨幣進行交易。透過嚴格使用加密技術來保護資產的安全。
虛擬貨幣比特幣發揮集體記帳系統的作用。一個全球分類帳記錄了每筆交易和每個虛擬貨幣的位置。雖然比特幣(BTC)僅存在於電腦中,但係統確保比特幣的總數是有限的,並且沒有人可以偽造甚至重複使用它們。這可以保護使用者社群免受單一惡意個人的侵害:只要大多數參與者對貨幣的可靠性感興趣,就沒有人可以操縱會計。
比特幣只是作為交易的一部分出現在這個全球會計系統中。在點對點貨幣的背景下,交易是向網路上所有其他客戶端發送的訊息,表達將錢從一個比特幣地址發送到另一個比特幣地址的意圖。任何用戶都可以創建無限數量的此類地址,並在它們之間發送和接收金額。每個網路參與者都可以查看公共交易的歷史記錄,從而知道哪個地址有多少比特幣。這清楚地顯示了自比特幣誕生以來,哪些比特幣在哪裡流通,從而有助於了解每個地址可能有多少比特幣。
使用比特幣付款
假設 Stefan 想向 Mary 租用一台網頁伺服器。由於瑪麗在美國經營託管公司,而史蒂芬住在德國,因此比特幣是信用卡或線上支付服務的一種有吸引力的替代品。 Stefan 可以相對快速且輕鬆地轉移比特幣——儘管目前,比特幣交易費用可能較高。
首先,Stefan 和 Mary 各自需要一個比特幣地址。為了創建地址,Stefan 產生了一個公鑰和私鑰對。他需要私鑰使用橢圓曲線數位簽名演算法(ECDSA)對他的交易進行加密簽名,並向所有其他網路參與者確認他確實想使用他的地址進行這筆交易。公鑰的哈希值給出了比特幣地址。
整個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公共帳戶:所有比特幣用戶都知道該地址有多少錢,但沒有人知道它屬於 Stefan。除了 Stefan 之外沒有人可以獲得這筆錢 —— 至少在 Stefan 交出密鑰之前不行。但是,任何人都可以將錢轉到這個地址,他們只是需要知道它。
為了進行第一筆交易,Stefan 首先需要比特幣。例如,他可以在網路供應商將歐元兌換為比特幣:他將歐元匯給商家,商家將相應等值的比特幣發送到 Stefan 提供的地址。或者史蒂芬可以加入金礦工人行列,自己挖比特幣。
數位簽章
史蒂芬用他的密鑰簽署了這筆交易。然後它的客戶端將其發送到對等網路。瑪麗的客戶發現了這一點,並看到 0.02 BTC 已發送到她的一個地址。然後,瑪麗可以使用史蒂芬的公鑰來驗證交易的簽名。瑪麗現在可以在另一筆交易中使用她的 0.02 BTC。
數位簽名確保只有比特幣的接收者才能再次使用它。剩下要做的就是確保他不會再這樣做。關於這一點有一個簡單的規則:如果出現多個具有相同條目的交易,則只有第一個是有效的。為了執行此規則,所有交易都需要有時間戳記。
如果有一個中央權威機構按照收到的順序驗證所有交易,那就簡單了。在對等網路中,每個人都是平等的,你不知道該信任誰,所以事情就有點棘手了。在比特幣系統中,任何願意的參與者都可以充當礦工,幫助驗證交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