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特幣(BTC)和以太坊(ETH)支持者之間的爭論是加密貨幣領域的經典之作,當提出基本問題時,爭論會愈演愈烈。一位以太坊研究人員最近為 ETH 的發行模式進行了辯護,此舉引發了強烈反對,有些人甚至指責比特幣區塊鏈被「操縱」。本文探討了雙方的論點,分析了 BTC 和 ETH 發行模式的差異,並研究了這對這兩種加密貨幣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影響。
對比特幣的攻擊和對以太坊的防禦
比特幣區塊鏈「造假」的指控暗示,在挖掘或分發新比特幣的過程中可能存在操縱或不透明的做法。這項指控雖然可能有些誇大,但凸顯了人們對少數主要參與者(礦池)集中挖礦能力的擔憂,以及可能危及區塊鏈安全的 51% 攻擊的可能性。
針對這些指控,這位以太坊研究人員為 ETH 的發行模式進行了辯護,該模式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發展。合併後,以太坊從工作量證明系統轉變為權益證明系統。這項變更從根本上降低了以太坊的能源消耗,並改變了新 ETH 的鑄造方式。研究人員認為,這種模式比比特幣更具可持續性,也更公平。
比特幣與以太坊:兩種不同的發行方式
比特幣發行模式的特點是每 4 年減半(除以二),將每個驗證區塊提供給礦工的獎勵減少一半。這種機制旨在製造人為稀缺並控制通貨膨脹。比特幣的總量被限制在 2,100 萬個,這使其成為一種通貨緊縮資產。
另一方面,以太坊的發行模式更加靈活,可以根據網路的需求進行調整。合併後,ETH 發行量大幅減少,特定情況下,ETH 供應甚至可能出現通貨緊縮。與比特幣不同,ETH 的可創建數量沒有最大限制。以太坊的支持者認為,這種彈性使得貨幣政策更能適應網路的需求。